定義財富自由
我想很多人都會想在年輕時就“財富自由”,
能在很年輕的生命中,
擁有“足夠的財富“,
而”不用再去上班”,
擁有自己的自主時間,
不知有沒有人看出來問題,
怎樣的財富數字才叫足夠,
不用上班也有創業、接案、打零工等方式...
這些都有很大的選擇空間,
我們應該關注的應該是“擁有自己的時間”,
我覺得才是財富自由的關鍵。
為何容易達到財富自由?
我以自己舉例,
我是個理財相當保守的人,
所以也不敢去做太大風險的投資,
我投資上大約有分三次大筆投資,
第一,
20初頭時,
我將大多的錢放入定存,
到現在都還保持著,
總共十六萬元,
當年大概最高也只有1.4的定儲利率,
我很深深的相信時間就是力量,
希望用複利來產生財富,
結果到現在這筆錢,
也只增長到十九萬多而已,
而時間已經度過了二十多年。
第二,
工作了五年多,
由於開始工作,
已經有自己的薪水,
我將將近百萬的錢,
放在用歐元買的國際債卷型基金,
結果,
當年約1歐元=40塊台幣,
到現在走到1歐元=35塊台幣,
到目前總共的報酬也只增長1%~-5%,
賺得錢都被匯率吃掉了。
第三,
工作到了第七年後,
我開始願意接觸股票,
很早也是亂買一通,
看著自己認為有賺錢能力的公司,
就丟下去,
像力成、宏碁...
我因為在資訊產業工作,
相當看好科技股發展,
結果這些股票完全無法大量獲利,
這時我才開始轉往銀行股、電信股、租賃業,
走往存股的道路,
而且也開始用所有的剩餘財富,
加注在這些公司上,
很爭氣的這些年來,
既使起起伏伏,
但股票股利已經可以大於我的日常開支了。
我想說的是,
其實經過了15年的工作經歷,
我只用保守的投資方式,
而且並非都賺大錢,
我的投資獲利,
都能輕鬆超過我的日常開支,
並不在於自己是什麼樣的股市大亨,
而是在於保守的心態,
我也養成了生活開支上的節儉,
一個月的生活費可以壓在一萬五以內,
而且並不感覺到痛苦,
最近看到一位財富自由者-粉圓妹
https://www.facebook.com/fannielinlin/
其實就跟我的概念極為接近。
財富自由就不工作?
在財富自由後,
發現到其實工作,
對於人來說並非只是賺取金錢而已,
沒有工作的人,
還是需要讓自己在社會上有地位,
我講的地位並非一定是菁英、高階、或專業人士,
而是在陌生人認識你時,
他要如何簡單的認識你自己,
也許可以是個創業家-開團帶隊旅遊,
或是個自由業者-文字創作、youtuber,
這都能讓沒有正式工作的你,
更能讓大眾所接受,
所以,
若還沒達到財富自由的時候,
就該早早為自己定位,
退休後需要做些什麼?
其實真的不需要太多的金錢,
而生活的目的找到,
才是真正的自由。
才能真的掌握到財富自由的關鍵。